玻璃反應釜的實驗室操作規程
更新時間:2025/5/16 18:18:56 瀏覽次數:0
玻璃反應釜實驗室操作規程
為確保實驗安全、提升操作規范性并延長設備壽命,請嚴格按照以下規程操作玻璃反應釜:
一、操作前準備
1. 設備檢查
- 完整性檢查:確認釜體無裂紋、接口無松動(重點檢查攪拌軸密封處)。
- 清潔狀態:內壁無殘留物,夾套循環管路通暢(使用后需立即清洗,避免物料結晶堵塞)。
- 密封性測試:空載狀態下抽真空至-0.09 MPa,保壓10分鐘壓降≤0.01 MPa。
2. 物料與試劑準備
- 配伍禁忌核查:確認反應體系與玻璃材質兼容(氫氟酸、濃堿液等禁用)。
- 試劑預處理:易氧化試劑需預先通氮氣除氧(如THF、二氯甲烷)。
3. 環境與防護
- 通風系統:確保通風櫥風速≥0.5 m/s,可燃氣體檢測儀處于工作狀態。
- 個人防護:穿戴防化護目鏡、耐酸堿手套及實驗服,操作腐蝕性物質時加穿圍裙。
二、標準操作流程
1. 裝配階段
- 步驟1:將反應釜固定于升降臺,調節至合適高度(避免懸空操作)。
- 步驟2:按順序安裝攪拌槳→溫度探頭→冷凝回流管(安裝扭矩≤5 N·m)。
- 步驟3:連接夾套循環管路(先接出口管,再接入口管,防止虹吸倒流)。
2. 加料操作
- 固體加料:通過加料漏斗緩慢倒入,避免直接撞擊釜底(粉狀物料需過篩防結塊)。
- 液體加料:
- 低沸點溶劑(如乙醚):預冷至0℃以下再轉移。
- 腐蝕性液體(如濃硫酸):使用特氟龍材質漏斗,嚴禁虹吸操作。
3. 啟動運行
- 攪拌控制:
1. 啟動前確保攪拌槳未接觸物料液面(空載啟動易損壞電機)。
2. 逐級升速:從200 rpm開始,每30秒增加100 rpm至目標轉速。
- 溫度設定:
- 升溫速率≤5℃/min(玻璃導熱系數低,驟變易爆裂)。
- 放熱反應需提前設置夾套冷卻水備用閥。
4. 過程監控
- 關鍵參數記錄表:
| 時間 | 溫度(℃) | 壓力(MPa) | 攪拌轉速(rpm) | 備注 |
|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|
| 09:00 | 25→50 | 0.01→0.03 | 300→500 | 開始滴加試劑A |
| 09:30 | 50±1 | 0.05 | 600 | 主反應階段 |
5. 終止與出料
- 降溫程序:關閉加熱,開啟夾套冷卻水循環至溫度<40℃。
- 泄壓操作:緩慢開啟排氣閥(速率≤0.01 MPa/s),壓力歸零后拆卸接口。
- 出料方式:
- 低粘度物料:通過底部放料閥收集。
- 高粘度物料:使用特氟龍刮刀輔助轉移。
三、安全注意事項
1. 十嚴禁
- 嚴禁超壓操作(設計壓力≤0.1 MPa,爆破壓力≥0.15 MPa)。
- 嚴禁直接加熱(必須通過夾套介質傳熱)。
- 嚴禁在運行中拆卸或調整攪拌系統。
2. 特殊反應管控
- 放熱劇烈反應:
- 設置雙重溫度報警(主反應溫度+夾套介質溫度)。
- 配備緊急冷卻系統(如CO₂滅火器不可用于有機溶劑火災)。
- 高壓氣體參與反應:
- 加裝壓力緩沖罐,氣體流量控制精度≤±5%。
四、維護與保養
1. 日常維護
- 清洗標準:
- 有機殘留:先用乙醇浸泡,再用去離子水沖洗。
- 無機鹽垢:5%稀硝酸循環清洗30分鐘。
- 潤滑周期:
- 磁力攪拌器軸承每3個月加注高溫潤滑脂(如Krytox GPL 207)。
2. 定期校準
- 溫度傳感器:每半年用標準鉑電阻溫度計比對(誤差>±1℃需更換)。
- 壓力表:每年送計量機構檢定,粘貼有效期標簽。
五、故障處理與應急措施
常見故障解決方案
| 故障現象 | 可能原因 | 處理方法 |
|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
| 攪拌突然停止 | 電機過熱/磁力耦合脫開 | 立即關閉電源,待冷卻后重啟 |
| 夾套循環液泄漏 | 密封圈老化/接口松動 | 停機更換O型圈(材質需耐溫耐腐)|
| 真空度無法維持 | 閥門未關嚴/密封脂失效 | 逐段檢漏(丙酮涂抹法定位漏點)|
應急響應流程
1. 泄漏處理:
- 小范圍泄漏:穿戴防護裝備,用吸附棉覆蓋后收集至危廢桶。
- 大范圍泄漏:啟動實驗室應急排風,人員撤離并報告EHS部門。
2. 火災處理:
- 立即關閉電源,使用干粉滅火器(電氣火災)或滅火毯(溶劑火災)。
- 火勢失控時觸發手動火災報警器,按逃生路線撤離。
六、培訓與授權
1. 操作資格
- 必須通過實驗室安全考核+設備操作實操測試(每年復訓一次)。
- 高風險反應(如高壓加氫)需額外取得特種反應操作認證。
2. 記錄與追溯
- 每次操作填寫《反應釜使用登記表》,包括操作人、物料清單、異常事件。
- 定期備份電子監控數據(保存期≥3年)。
附:操作流程圖
```
[準備階段] → [裝配檢查] → [加料] → [參數設定] → [啟動運行] → [過程監控]
↓ ↑
[異常報警] ← [故障診斷] ← [終止出料]
遵循本規程可最大限度降低操作風險,確保實驗安全性與重復性。特別提示:任何設備改造(如加裝傳感器)需經設備管理部門審批備案后方可實施。